小葵花儿童药——八件套案例分析
2022-04-14

小葵花儿童药——案例分析

一背景

1.时间背景:2009

2.企业背景: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以中成药制造及销售为主导产业。

3.行业背景:

大部分国人都熟悉“儿童酌减”这条服药法则,“一日三次,一次两粒,儿童酌减”。减多少呢?就是你看着办呗!通常妈妈会以减半的药量给孩子服用。不仅用药量不精确,很多药品,在儿童服用时,并不应该是简单减少剂量,药物成分的配比比例也应该有所区别。

在小葵花儿童药之前,我国3500多个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的剂型仅60种,国内市场98%的药物没有儿童剂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高达4倍,药物中毒性耳聋儿童患者在我国已逾百万,每年新增患儿3万人。可见,中国儿童用药的安全严重缺乏保障。中国市场有着建立儿童药专业品牌的巨大机会。

 

二、八件套分析

1.品类名:儿童药

2.品牌名:小葵花

3.定位:儿童药专家

4.差异化:公益平台“小葵花妈妈课堂”

5.特性:儿童用药安全

6.信任状:全国首个预防治疗H1N1流感的储备药,配方,“青石麻黄”,药业协会,儿童公益片,中国驰名商标;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知识产权;小葵花妈妈课堂”网站,儿童专家线上坐诊。

7.语言钉:“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了”“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肺热......

8.视觉锤:卡通形象小葵花

三、成功原因

1.在没有儿童药之前,儿童用药,都是在大人用药的基础上写上“儿童酌减”,也就是大人根据情况看着办。这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个痛点,当然还有儿童用药敏感度的问题,这就是特定人群的独特需求,当某个特定人群在需求上产生不同时,就是品类分化的最佳机会。葵花药业通过儿童药品类,等于再造了一个葵花。

2.检查精品药,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据调查,父母群体对药物核心关心为安全见效快,对价格并不敏感。可见“精品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葵花立足医药工业,践行“工匠精神”,通过“精品药”工程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以品质塑造品牌。公司实施精品药工程,创造性的提出了“精品药落地十步法”,以药典标准为最低生产标准,生产精品药。对于药品品质的“匠心”追求,保障了公司的产品 过硬、稳定的疗效,进而获得患者的持续认可。

3.搭建专家平台,注重学术引领。开展大型临床多中心研究项目。 用现代药学研究最高技术方法,明确阐释药物在体内作用途径及位点。从根源上解决“中药治疗机制说不清”的问题, 实现药材原料可辨真伪、可辨优劣,保证药品从药材种植到产品上市的每个环节可追溯,进一步提升药品质量。在自主研发基础上,公司通过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整合行业高端资源,搭建与国家顶级专家、学者的创新合作平台。 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推动顶级专家的研究项目与市场需求和公司效对接及成果转化,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免费电话
微信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