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类战略的五大要点:启用新品牌、为新品类命名、为新品牌命名、标志性视觉、聚焦核心品项。
1、启用新品牌
企业推出新品类时再品牌策略上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启用新品牌,一种是将老品牌延伸到新品类使用。企业最佳的选择是启用新品牌。原因为:首先,品牌是某一品类的代表,在消费者的心智中,一个品牌名通常最能代表的只是某一品类;当品牌名称在心智中和某个品类紧密挂钩时,品牌就无法被移动。
此外,消费者的心智更容易接受一个标注新品类的新品牌,新品牌可以带来新奇效应,令消费者和媒体更容易关注,同时也更容易引发对新品类的话题和口碑效应,而采用老品牌的新品类产品则常常容易被忽略。
成功例子:蒙牛的特仑苏、哇哈哈的营养快线、丰田的雷克萨斯。
失败例子:云烟印象、威龙。
延伸品牌只有一个情况下是可行的,那就是在你要延伸的领域没有专家品牌存在。例子:康师傅。
2、为新品类命名
品类名与品牌名命名的区别:品类名要求通俗、容易理解、具有通用性;品牌名则要求独特、简单、顺口、寓意品类的某种特性。
为新品类命名的重要方法是尽可能借助已经具有广泛认知的概念和品类。
3、为新品牌命名
独特性品牌名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用不经常使用的词汇。
品牌名命名的误区:一是,采用通用性的品牌名;二是,借助已经建立广泛知名度的“名字”来做品牌,期望这样可以节约传播成本。
4、标志性视觉
建立象征性视觉的目的在于强化品类的独特性,令其更容易进入消费者心智,同时也使用品牌在于竞争品牌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成为潜在消费者心智中品类的稳固代表。
象征性视觉包括独特的外观、色彩、包装、LOGO、经典广告形象等。
5、聚焦核心品项
聚焦一款产品有利于品类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清晰树立新品类的认知。
二、品类战略认知
1、品类战略不是细分战略
传统营销理论中的细分战略,是简单地从市场角度寻找机会,靠工厂的制造能力,生产出满足细分市场需求(如更优质、更便宜等)的产品,然后推销给消费者
品类战略是完全不同的过程,品类机会不存在市场上,而存在消费者的心智中。
品类战略是从消费者的认知出发,寻找品类分化的机会,借助消费者心智运作规律,抢先占据心智资源,从而形成市场上的强势品牌。这里的关键点是:战略的切入角度的截然不同。品类战略的立足点和基础是认识品类存在于消费者心智中,品类机会是在市场中寻找不到的。
2、市场中的空挡,未必是心智中的机会
3、市场中的空挡,未必心智会留给你
通过细分战略,你会发现市场上永远存在更美味、更有品质、更漂亮、更多功能、更安全、更健康、更快捷、更方便的产品细分机会,但通常作为后来品牌无法占据这些市场机会。